事情發(fā)生的起因,就是晉國借口與鄭國有嫌隙,約同秦國聯(lián)合出兵鄭國。
那么,晉國為何要圍鄭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當年公子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文公未加以禮遇,因此重耳懷恨在心,待他回國繼位之后,便伺機報仇;二是晉國認為鄭國有背棄盟約、站隊楚國之嫌,因此出兵討伐。前者是鄭文公和晉文公的私人恩怨,后者是晉文公針對鄭國在“城濮之戰(zhàn)”中幫助楚國、攻擊晉國的報復性行為。
從《左傳》的記載中,便可以知曉——“圍鄭”是晉國主導的,與秦國沒有關系。試問,晉國自己干不就行了,為何還要約同秦國出兵?究其原因,就是晉文公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與秦穆公搞好關系,如此一來,便能對晉國國內的貴族勢力有所牽制。其實,在晉國、秦國聯(lián)合圍鄭之前,同年春天晉國就已經(jīng)派兵到鄭國進行了一番打探,為攻打鄭國做好了準備。
可見,晉文公是在衡量利弊之后,才最終決定聯(lián)合秦國圍鄭的。
那么,秦國為何接受了這次行動的邀約呢?
對于秦穆公而言,東進中原的想法其實早已在心頭,卻遲遲未能如愿。他眼看現(xiàn)如今晉國有了成為中原霸主的苗頭,而秦、晉兩國又有“聯(lián)姻”這層親密的外交關系,倘若自己能夠把握住“圍鄭”此等良機,說不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逐鹿中原的可能性。因此,秦穆公最終同意出兵,并配合晉國圍鄭的軍事行動。
令秦穆公始料未及的是,“從天而降”的燭之武,竟然成為影響歷史局勢的關鍵人物。
由《左傳》中“燭之武退秦師”的記載,便能看出,此次鄭國能退秦師,有三大關鍵因素:佚之狐的眼光獨到、鄭文公能放低身段、燭之武的有勇有謀。這其中,又以燭之武的游說居功至偉。在游說秦穆公的過程中,燭之武先對秦穆公“曉之以理”,表明“圍鄭”的結果無益于秦國;然后再“誘之以利”,表明鄭國可以作為秦國在中原的東道主;最后“舊事重提”,講起晉惠公背信于秦穆公的歷史教訓,并完全以站在秦國的立場,全心全意地為秦穆公著想。我們都知道最后的結果——燭之武成功了。
從秦、晉兩國先后撤軍的結果來看,燭之武的確有功于鄭國。
實際上,秦穆公撤軍的理由,倒也不完全是因為燭之武的游說,而是秦穆公心中另有盤算。換言之,與其說是燭之武說服了秦穆公,倒不如說是燭之武的說辭正合秦穆公之意罷了。
我們都知道,秦穆公本想借著“圍鄭”的機會進軍中原,他當然明白,如果真的攻破鄭國,那對秦國而言,很可能是白忙一場。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主導國是晉國,晉國又占盡地利之便,此役的功勞和收獲,必然要被晉國拿走,秦國能分一杯羹就不錯了。
秦穆公向來是深謀遠慮之人,因此他勢必要另做打算。與其被動地讓晉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不如自己親自動手更加劃算。
正因如此,燭之武夜訪秦營,吊著繩索“從天而降”,才讓秦穆公有了將計就計的機會。也就是說,燭之武的游說之所以能讓秦穆公“大悅”,并非是他為秦穆公分析出的利弊得失,而是秦穆公既可以借此“反客為主”擺脫晉國的主導權,又可以贏得鄭國的信任和臣服,進而化敵為友,與鄭國變成“伙伴”的關系,同時更能為將來獨吞鄭國的計劃做好準備。
真可謂“一石多鳥”,秦穆公豈能不快哉!
清朝顧棟高曾評價燭之武“兆鄭二百年晉、楚之禍”,他認為鄭國最大的禍患在楚國,而鄭國為了求生存,應該致力于與秦、晉兩國的合作。此言的問題在于,秦、鄭兩國并未接壤,再加上秦、晉兩國又有各自的打算,鄭國自身還面臨著強楚的威脅??梢姡崌趤y局之中保全自身,既制衡、又屈服于秦、晉兩國,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鄭國當然知道“圍鄭”此戰(zhàn)的主導者是晉國,只要晉國愿意撤軍,秦國絕對不會成為威脅。然而,鄭國不是沒有付出過努力,怎奈晉文公氣量狹小,最終還是要苦苦相逼。因此,在此等形勢之下,鄭國萬萬不能像顧棟高所說的那樣,“軀體求成于晉”,晉國如此囂張跋扈,這樣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力挽狂瀾。
因此,鄭國派出燭之武去游說秦穆公,才是化解這次危機的唯一方法。
顧棟高指責燭之武“偷一時之利而釀百年之害”,實際上言之太過了。鄭國周旋在晉、楚、秦等大國之間,根本就是十分為難的處境。此次又遇“圍鄭”,燭之武想做的、能做的無非就是盡快化解鄭國之圍,除了勸退秦國已別無他法。倘若今日燭之武未能保住鄭國,那么明天他可能就成為亡國之人,更遑論百年。
秦、晉之仇,二百年不解,又豈是燭之武一人能解的?
所以,這已經(jīng)是燭之武乃至鄭國,目前所能作出的最好的選擇。
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