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觀看了《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走出電影院時,胸口像壓著塊石頭,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影片通過吉祥照相館里小人物的命運,把南京大屠殺這段沉重的歷史鮮活地展現(xiàn)在眼前。日軍的殘暴讓人齒冷:30 多萬手無寸鐵的同胞,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中失去生命,化為黃土。那時的天空被血色染紅,大地在苦難中呻吟 —— 這不是泛黃的舊聞,而是刻在民族骨頭上的恥辱。
從九一八事變的炮火,到七七事變的硝煙,中華大地早已千瘡百孔。硝煙里,無數(shù)家庭支離破碎,哭聲漫過田野和街巷。但危難之際,中華兒女從未彎腰:楊靖宇在零下四十度的山林里,嚼著樹皮與敵人周旋,直到心臟停止跳動,胃里只剩未消化的草根;趙一曼在酷刑面前眼神如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 的絕筆,寫盡了對祖國的赤誠;狼牙山五壯士躍下懸崖的身影,是用生命書寫的 "寧死不屈";放牛娃王二小把敵人引入埋伏圈時,身后是鄉(xiāng)親們的安全,身前是明晃晃的刺刀…… 縱然日軍裝備精良、氣焰囂張,縱然敵我力量懸殊、戰(zhàn)斗慘烈悲壯,但中華民族的奮起抗?fàn)?、浴血奮戰(zhàn),終究讓侵略者的美夢化為泡影,讓泱泱華夏依然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今天的中國,早已山河無恙、國富民安。我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讀書,在灑滿陽光的操場上奔跑,是何等幸福。但這份幸福里,藏著無數(shù)先烈的鮮血與犧牲。我們不會忘記國恥,更不會忘記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 —— 因為他們的不屈,才有我們今天的安寧;因為他們的堅守,才有民族未來的希望。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讓每一個中國少年都明白:唯有自強,方能守護家國;唯有銘記,方能不負先輩。
(指導(dǎo)教師:韓山)
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