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項羽先輸在哪一步?

2019-08-21 00:00 發(fā)布

暫無內(nèi)容  年級 / 1813 0 0

  中學時背過那篇《鴻門宴》,說是懷王曾與諸將有約,先入關(guān)中者王之,但對于自恃實力強大的項羽來說,這是一句廢話。當他來到函谷關(guān)外,發(fā)現(xiàn)劉邦已經(jīng)占據(jù)關(guān)中,立即就生氣了。他打下函谷關(guān),發(fā)出號令:明早讓士卒吃個飽飯,我們?nèi)スゴ蝈鄙系膭钴婈牎?/p>

  項羽的叔叔項伯的通風報信,讓劉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第二天一早,他親自到項羽帳中請罪。

  他表白自己無意與項羽為敵,當然項羽也沒錯,都是小人挑撥的。項羽說:“就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跑來跟我說的,不然,我哪會這么干?”

  當年讀到這句,只覺得項羽這人不厚道,隨隨便便就把曹無傷給賣了,劉邦后來逃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弄死曹無傷。

  很多年后,再看這句話,發(fā)現(xiàn)項羽不厚道還在其次,當他說出這句話,他和劉邦之間的格局已然改變,原本占足上風的他,已經(jīng)落了下風。

  項羽當時擁兵四十萬,又以破釜沉舟的一戰(zhàn),成為令人肝膽俱寒的傳奇,劉邦只有十萬兵力,因此不敢提懷王之約,忍氣吞聲只求項羽放自己一馬。

  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項羽完全可以付之一笑,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伤尤徽J真地解釋起來,一認真他就輸了,這意味著他被帶入劉邦的語境,不由自主地想要扮演劉邦替他塑造的那個光明磊落只是偶爾失察的角色,劉邦將他的境界抬上去了,他沒法也舍不得下來,只好供出曹無傷。

  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也會將人帶溝里,到此時,范增再怎么明示暗示,要他干掉劉邦都是徒勞,項羽只顧這一時的偉岸形象、良好氣氛,哪里還記得什么天下大業(yè)???

  據(jù)說人生里的重要時刻,常常是一生的縮影,項羽在許多重大關(guān)口上的失誤,正與他陷入細節(jié),而缺乏大局觀有關(guān)。

  

  他初出道時,曾攻打襄城,打得挺艱難,最后還是硬攻下了。這是一件好事,項羽卻有本事變成一件壞事,他將襄城軍民曾經(jīng)本能的堅守,視為對自己的敵意,報復性地,將全城老小活埋了。

  觀者為之悚然,懷王后來不讓項羽去往關(guān)中,就是因了襄城的前車之鑒,怕他禍害沿途百姓,“不可遣”。倒是劉邦,“素寬大長者,可遣?!?/p>

  可見,如果項羽能夠宏觀地看待襄城軍民的反抗,而不糾纏于“我被拒絕”的細節(jié),他就有望先入關(guān)中,順理成章地封王,而不用從劉邦手里巧取豪奪,落下背信棄義的名聲。

  有意思的是,項羽一方面如此殘暴,另一方面,連劉邦的下屬高起、王陵都對劉邦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項羽也說過“項王見人恭敬慈愛”,這豈不是與懷王說法相反?

  非也,熱情與殘酷,在項羽身上互為表里,他有期待,就有失落,會隨著對方的反應(yīng),隨時轉(zhuǎn)化。

  當他感覺到對方的友善,就會殷勤備至,體貼有加,當他感覺到被冒犯時,則是很激烈的報復——在現(xiàn)實中你也常常能看到類似情形,那些動不動暴跳如雷的,骨子里常常是討好型人格,當他釋放的善意沒有得到他覺得應(yīng)該得到的回應(yīng),會突然從海水變成火焰,要將一切燒成灰燼而后快。

  這類人沒有洞察外物的能力,外物之于他們,只是一面又一面鏡子,他們期待鏡子說,你是最英雄最偉大的,他們不自覺地整理衣冠,讓自己看上去更美;假如鏡子里呈現(xiàn)的他們不盡如人意,他們就會覺得這面鏡子太不友善,深惡痛絕之。

  熱衷于顧影自憐的項羽珍惜眼前人,下屬生個病,他親自來到病床前,噓寒問暖,送食送藥——這畫面是不是好眼熟?他能直接從這面鏡子里看到自己的仁慈與善良,眼淚不只安慰了下屬的病痛,還沖刷了自己的內(nèi)心,低成本地完成了一場道德消費。

  但他不愿意封賞有功者,這種付出,太公事公辦,下屬縱然感謝,也不會特別感性,成本又那么高,項羽難免遲疑又遲疑。

  他因此也不愿意待在關(guān)中,即使在此處有利于稱霸天下也罷,家鄉(xiāng)人民才是更好的鏡子,能多角度地照出他的偉岸,這種對于鏡子的熱愛,遠超過他對天下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