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場收獲滿滿的旅行

2022-12-05 16:19 發(fā)布

錫林浩特市第六中學 / 李蕙林(指導老師:白娜)

讀書,一場收獲滿滿的旅行 高爾基曾說:“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我們可能無法親身到每一個古跡前觀摩,不能駐足于每一個偉大的文明,更無法和曾經(jīng)的智者對話。但書可以作我們的舟,為我們鋪路,帶我們與一場場新的遇見邂逅,行過萬水,攀過千山,最終收獲滿滿,成就更好的自己。 讀書給于我們底氣。講臺上的葉嘉瑩先生,90多歲的高齡,但氣質(zhì)高雅,談到愛了一生、學了一生的詩詞時,滿眼笑意。那是對詩詞的敬畏,對文化的自信,更是對自己的底氣。而給于她這些的是她從識字起就日夜誦讀的詩詞。她早早地失去了母親,一個人擔著養(yǎng)家的重擔。但即使風雨兼程,她依然自信,依然堅定,因為她能從詩詞中濟取營養(yǎng),再將從詩詞中領悟的精華,教給學生,這是多么偉大的事情! 如果葉嘉瑩先生從未讀到詩詞,又何來授課時的底氣,又如何在詩歌中成長為“詩詞的女兒?” 讀書教會我們淡然。余秋雨先生曾被扣上“左派”的帽子,被下放到農(nóng)村改造。那時的他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卻扛著鋤頭干農(nóng)活,承受著各種誹謗。但他的書中對這件事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代過,仿佛那次經(jīng)歷如去鄉(xiāng)下度假一樣輕松。他曾對人類各大文明遺址進行考察,穿過沙漠,躲過槍子,甚至在出發(fā)前寫好了遺書,但在《文化苦旅》中看不到他內(nèi)心的不安,沒有輾轉的辛苦,只有作為一個行者,對人類文明的思考與敬仰,對高山沙漠的震撼與驚嘆,還有對自己的反思,對自己的探索。 喜愛余秋雨先生,不僅因為他的見解獨到、知識淵博,還因為他這一份對待挫折、對待危險的淡然。而過份淡然,無疑是他讀過的卷卷書、看過的場場景,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讀書,促使我們向陽生長。很多人在說“我要擺爛”、“我要躺平”,那其實不過是弱者害怕再次失敗,而為自己的懈怠找的借口罷了。如果讀過《詩經(jīng)》,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那么多字不認識,那么多句子不理解;如果讀過《果核里的宇廟》,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那么多物理知識沒有掌握,有那么多的天體還未了解。人類在文明面前多么渺小,有多少我們沒看過的景,沒學過的知識藏在書中,所以有什么理由去擺爛、去躺平,在游戲或酒精中麻痹自己,浪費自己的天賦,活得稀里糊! 學的越多,讀的越多,越明白自己還很無知,還需要努力。讀一本書,就像一次旅行:可能看到雨打芭蕉的景,聽到杜鵑啼血的琵琶曲,可能與李白月下對酌,與蘇軾共赴一場場風波,和霍金一起思夸一個問題,同魯迅一同批判人吃人的社會…… 驀然回望這一路的足跡,你會發(fā)現(xiàn)在一場場與書本的遇見中,收獲的力量遠比那些生活中存在的因難與挫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