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草原,學在清北

2021-09-09 20:15 發(fā)布

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 / 柴鳴遙(指導老師:佟麗新)

書香草原,學在清北 -- 《孤獨之旅》讀后感  除了穿越黑夜的路,人們不能到達黎明。 -- 紀伯倫 學習能力來源于早期閱讀的積累,通過學在清北這次活動,我接觸了《草房子》這本好書,其中,孤獨之旅這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深受啟發(fā)。我深深為杜小康的坎坷遭遇和他坦然面對挫折的精神感到震撼。 杜家是油麻地家底最殷實的人家,擁有兩扇“照得見人影的”紅門。在杜家落魄之前,杜小康是油麻地的一個“例外”,是一個集所有優(yōu)越于一身的存在。然而,難以料想的是,一場船難幾乎將紅門的所有榮耀奪去。 沉船后的杜雍和臥床不起,杜小康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不得不跟父親去放鴨。生活的艱難和精神的孤獨壓迫著他,同時也錘煉他的心。 我們的學習也在享受孤獨,獨自一個人做作業(yè),遇到不會的題,我們靜下心來,先捋順一下知識點,或者是查找一些教輔工具,相信自己可以終會找到解題思路,走出困惑;上課時獨立思考,這也是孤獨。只有去面對它,享受它,才會在枯燥的生活中突出。 在人的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孤獨,但我們需要在孤寂中磨煉,這樣才能使人身心成長。 我最喜歡卡爾維諾的這句話。讀書是個孤獨的行為,她把書當做牡蠣的貝殼,鉆在書里就像牡蠣躲在貝殼里一樣安全。這間屋子被密密麻麻的書頁包裏著,就像在密林之中樹葉占據(jù)了所有空間一樣。 我愛這種讀書的孤獨,更享受這種孤獨之旅!